栏目分类
罐 拍賣|細分賽道 精準突破 上海仲軒春季拍場強勢出擊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0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93

罐 新聞 罐子藝術網 2025年04月24日 18:30 北京

點擊上方「罐子藝術網」關注我們⬆

图片

4月26日至30日,上海仲軒春季拍賣會以17個專場的恢弘陣容,於陸家嘴金融城核心地標──上海中心大宴會廳璀璨登場。在藝術市場經歷深度調整的當下,除一個玉器專場外,上海仲軒拍賣其餘專場均呈現瓷器拍品。磅礴布局逆勢而上,不僅是對市場信心的強勢宣言,更暗含著一場關於收藏邏輯革變的深層思辨。當全球拍賣行普遍收縮瓷器板塊、轉向「少而精」策略時,仲軒此舉恰似一劑強心針,揭示了收藏市場的破局路徑,17個專場絕非簡單數量的堆砌,而是細分賽道的精準爆破,從【江南毓秀】到【味道清心】,從【盛世華章】到【宗匠陶鈞】,每個專場都是一個獨立的敘事單元,這種細分策略精準定位新老藏家的多元需求,傳統老藏家可追逐館藏重器,在流傳有序中尋找價值錨點,新藏家亦可從像【宗匠陶鈞】等系列專場中發現未被充分定價的文化富礦,這種「大而全」與「小而美」辯證統一,恰恰破解了當前拍賣市場「尖貨難求、普品滯銷」的結構性困難。

本次春拍,上海仲軒仍以其強項出擊,匯聚明清瓷器至民國瓷器近千件。以瓷器為經緯,織就明清華彩的藝術長卷,御窯重器中,〈明宣德 御製青花應龍紋罐〉堪稱明代官窯的巔峰之作,宣德帝以應龍自喻,此罐不僅是宮廷藝術的集大成者,更是明初「仁宣之治」盛世氣象的具象化象徵。

Lot 1000

明宣德

御製青花應龍紋罐

图片

款識:《大明宣德年製》六字雙行楷書款

腹徑:24.3 cm  高:19 cm

估價待詢

來源:

1.Bluett & Sons,倫敦,1963 年。

2. 英國重要私人舊藏。

3. 香港蘇富比,2017 年 10 月 3 日(封面),Lot101。

展覽:

【The Animal in Chinese Art】, 東方陶瓷學會,倫敦,1968 年,編號 27。

出版:

1. 《The Animal in Chinese Art》, 東方陶瓷學會,倫敦,1968 年,編號 27。

2. 《Ming Porcelains. Their Origins and Development》,Adrian M. Joseph,倫敦,1971 年,圖版 33。

參閱:

1.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:青花釉裏紅(上)》,上海,2000 年,頁 106,圖 100。

2.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.瓷器卷:明代》,上海,2007 年,圖 29。

3.《孫瀛洲的陶瓷世界》,紫禁城出版社,2003 年,頁 80,圖 37。

4.《香港東方陶瓷學會匯刊》,第一期,1975 年,頁 54,圖 1。

5. 張宗憲先生舊藏明宣德青花雙夔龍銜纏枝蓮缸。

6. 倫敦佳士得,1988 年 12 月 12 日,Lot173。

7. 香港蘇富比,2000 年 10 月 30 日,Lot103。

有翼之龍,名為應龍。相傳大禹治水時,應龍以尾畫地,頓成江河,水流入大海。應龍富於神話色彩,神通盡顯,明代早期官窯中零星出現,至明中期才逐漸增多。宣德御窯選用此題材作罐,顯示了宣德皇帝對於漢文化的自信和自己君臨天下、俾睨天下的自信。宣德窯所造青花罐,器身一般書年款,受內府管控,多為宮廷所用。回歸這件宣德青花應龍紋罐,遠觀之,此觀直口圓唇,圓肩豐盈,下漸斂收,輪廓簡潔雅致,比例恰到好處;輕撫之,則感歎胎質細嫩,白地勻淨,釉面肥如堆脂。蘸青料,揮筆寫意畫應龍成雙,或濃或淡,率真隨心,縱情於點染勾勒之間。應龍鬃毛曲卷,長鼻上卷,翹首張喙,口露尖牙,緩吐雙蓮,栩栩如生。雙足若獅,三爪如鐮,兩翅自肩下而出,長尾分岔而曲,連同蜿蜒蓮花,彎卷之間,相互呼應,佈局妙不可言。二獸相逐,矯健有勁,卻不失天趣,足見匠人妙工巧思。器肩又綴如意雲頭,加添折枝小花,配以足上交迭蓮瓣,畫面更顯工整典麗。器底足內滿釉,署青花六字雙圈款,端莊秀雅,實乃不可多得的宣德御窯之重器。現存此類龍紋罐僅知另外四件,僅其一仍屬私人收藏,但品相未及此品完整。

盛世龍騰──宮廷御用龍紋器物

Lot 958

清康熙

墨地素三彩雲龍紋梅瓶

图片

高:23 cm

RMB: 2,300,000-4,600,000

來源:

1. 香港佳士得,1989 年 1 月 17 日,Lot736。

2. Treasure Auctioneer Ltd. 香港富得拍賣行,2011 年 12 月 1 日,Lot1794。

參閱:

1.《故宮珍藏康雍乾瓷器圖錄》,香港,1989 年,頁 23,圖版 6。

2.《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 》,香港,1998 年,圖版 12。

3.《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》,日內瓦,1999 年,卷 4,編號 A527

4.《清代康雍乾官窯瓷器〈望星樓藏瓷〉》,明尼阿波利斯,2004 年,編號 1。

5.《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瓷器類選(第一卷)—清順治康熙朝青花瓷》,陳潤民主編,紫禁城出版社,

2005 年,頁 398,圖 255。

6.《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》(下),故宮博物院編,故宮出版社,2016 年 1 月,頁 506,圖 242。

7.北京保利,2020 年 10 月 19 日,Lot5007。(成交價:RMB 23,402,500)

Lot 959

清乾隆

釉裏紅穿花螭龍紋雙系小尊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乾隆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

高:9.9 cm

RMB: 3,500,000-7,000,000

來源:

北京保利,2011 年 6 月 5 日,Lot7274。(成交價:RMB 17,250,000)

參閱:

1.《首都博物館藏瓷選》,首都博物館編,文物出版社,1991 年,頁 150,圖 152。

2.《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·卷二》,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編,紫禁城出版社,2005 年,頁 253,圖 223。

3.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—五彩·鬥彩》,王莉英主編,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商務印書館(香港)有限公司,2007 年,頁 283,圖 258。

Lot 961

清乾隆

釉裡紅雙鳳穿花紋象耳方瓶

图片

高:22.5 cm

RMB: 2,600,000-5,200,000

來源:

英國馬錢特珍藏。

出版:

《S.MARCHANT & SON RECENT ACQUISITIONS》, 2002, 頁 40, 編號 22。

參閱:

1.《清代乃瓷器》,田路週一著,東京博寶館,1976 年,圖 46。

2.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—青花釉裏紅(下)》,耿寶昌主編,商務印書館(香港)、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2000 年,頁 192,圖 176。

3. 中國嘉德,2011 年 11 月 14 日,Lot3583。(成交價:RMB 10,580,000)

Lot 962

清乾隆

青花蒼龍教子圖荸薺瓶

图片

高:26 cm

估價待詢

來源:

1. 日本田路週一舊藏。

2. 中貿聖佳,2018 年 6 月 20 日,Lot0606。(成交價:RMB 10,925,000)

參閱:

1.《嘉德二十年精品錄—陶瓷卷》,故宮出版社,2014 年,頁 194、195,圖 99。(成交價:RMB 32,200,000)

2. 香港佳士得,2015 年 6 月 3 日,Lot3128。(成交價:HKD 56,120,000)

3. 香港蘇富比,2017 年 4 月 5 日,Lot3618。(成交價:HKD 49,037,500)

4. 香港蘇富比,2017 年 4 月 5 日,Lot3614。(成交價:HKD 44,537,500)

拍品為乾隆御瓷之妙品,瓶身通體繪飾「蒼龍教子圖」,圖中祥雲迤邐,漫天飄飛,洪蝠迭現,靈瑞鹹集,但見蒼龍騰空而起,叱吒風雲,虯軀矯健兇猛,大有氣奪千裏之勢。幼龍則破浪而出,昂首欲飛,與側首下顧的蒼龍深情對望。其畫筆生動精美,所見祥雲雖多,卻形態各異,深得迤邐之姿,福海之中波濤洶湧之象,是以線描之功不厭其煩地繪就,細膩而嫺熟,展示御窯畫工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。兩龍神形俱佳,栩栩如生,相顧之際,更得以妙筆傳示出濃濃的殷切之情。妍麗清雅的青花,瑩潤皙白的胎釉,相益彰顯,展現出乾隆上品御瓷的非凡麗質。圈足內書青花六字篆款,端莊規整,筆道遒勁有神。

盛世華章──宮廷藝術及重要器物

Lot 933

清雍正

青花纏枝蕃蓮紋出戟雙耳尊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雍正年製》六字雙行楷書款

高:33 cm

估價待詢

來源:

東京熏隆堂舊藏。(現藏家於 1970 年代購自東京熏隆堂)

展覽:

【中國古陶磁名品 70 選】,福山城博物館,1989 年 10 月 21 日 -11 月 26 日,編號 65。

出版:

《中國古陶磁名品 70 選》,1989 年,頁 80,圖 65 號。

參閱:

1.《東洋陶瓷大觀 I》,東京國立博物館藏,東京,1976 年,圖 169。

2.《機暇清賞:懷海堂藏清代御窯瓷瓶》,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,香港,2007 年, 編號 102。

3. 香港蘇富比,2003 年 10 月 26 日,Lot143。

4. 香港蘇富比,2004 年 10 月 31 日,Lot225。

5. 倫敦蘇富比,2019 年 11 月 6 日,Lot27。

此類仿青銅尊造形的古器初見於雍正朝,至雍正有所沿襲,品種多見於單色釉系,惟飾以青花者極為鮮見,本品以的青銅罍作為原形,參考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商至西周時期獸面紋罍,是典型的雍正仿古創新之作。拍品敞口束頸,溜肩斂腹,脛部外撇,頸部、肩部與脛部突現對稱的四道戟狀棱柱。以青花繪腹部主體樣纏枝蓮花紋,葉片舒展,枝莖牽連婉轉,佈局繁複,洋溢出西洋巴羅克氣息,是宮廷藝術「西風東漸」之一例證。質地細膩勻凈,肩部裝飾象鼻為耳。通體從上而下飾以六層紋飾,工整有序,分別是纏枝石榴花卉、如意雲頭紋、變形蓮瓣紋,間飾以纏枝花卉紋。底以青花書《大清雍正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。觀其青花發色,濃艷而不炫目,秀斂亦不蒙滯,濃淡相宜, 層次宛然,別有一番清雅韻致。釉汁瑩白堅致,與青花相襯,愈臻乎妙境,審其形制、釉色、紋飾、畫工之精美,確其為清雍正時重要宮廷陳設,應為雍正早期官窯青花精品。雍正皇帝親自主導且控管當時宮廷文物製作,呈現並實踐他的藝術品味,以致雍正一朝出現大量仿製創新之作。雍正皇帝好古,仿古即表達他對前朝藝匠工藝的喜愛、學習和致敬,亦有著超出古人的雄心,在摹古的基礎下推陳出新,推動宮廷藝術發展,達至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峰。本器即為一範例,仿製青銅罍造型,其上飾以青花,景德鎮御窯廠當時對青花燒製技術掌控得心應手,爐火純青,纏枝花刻劃細膩,如紙上作畫。

Lot 934

清乾隆

鬥彩穿花夔龍夔鳳紋玉堂春瓶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乾隆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

高:37.8 cm

估價待詢

來源:

約瑟夫·奧古斯特·邦菲爾斯(Joseph Auguste Bonfils)指揮官舊藏。

約瑟夫·奧古斯特·邦菲爾斯指揮官出生於瓦爾聖馬克西姆,曾擔任海軍陸戰隊炮兵中隊隊長,曾被派往越南(1892 年 6 月 15 日至 1893 年 7 月 29 日)、東京(1894 年 1 月 1 日至 1896年 5 月 13 日),然後被派往中國(1900 年),獲得榮譽軍團軍官稱號。

參閱:

1. 香港佳士得,1994 年 5 月 1 日,Lot0695。

2.《西藏博物館藏明清瓷器精品》,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,2004 年,頁 132-133。

3. 香港蘇富比,2011 年 4 月 8 日,Lot 3018。(估價:HKD 20,000,000-30,000,000)

4. 北京中漢,2012 年 12 月 17 日,Lot 0213。(成交價:RMB 10,350,000)

5. 中貿聖佳,2019 年 6 月 7 日,Lot 0937。(成交價:RMB 9,200,000)

6. 香港佳士得,2018 年 5 月 30 日,Lot 8888。(成交價:HKD 130,600,000)

7. 香港佳士得,2022 年 5 月 30 日,Lot 2863。(成交價:HKD 34,050,000)

清乾隆一朝堪稱中國瓷器歷史之巔,其彩釉之豐富,品類之繁複,技術之高超,皆空前絕後 , 特別榷陶使者唐英殫心竭慮,集歷代名窯之大成,括中外良器之精萃,藉以御窯廠之能工巧匠,既崇尚復古,亦勇於創新,所帶來的技術突破與藝術新姿采均在中國藝術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,盡顯乾隆盛世繁縟奢華之美。誠如《陶雅》所稱 :「至乾隆,則華縟極矣,精巧之致,幾於鬼斧神工。」鬥彩始燒於明宣德時期,是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品種,自創燒以來就廣受喜愛,經雍正朝官窯將其改良為釉下青花與粉彩相結合之後,更顯嬌嫩明麗,發展到乾隆時期,鬥彩技術已是爐火純青。乾隆朝鬥彩器以製作工藝精緻、色彩鮮麗、紋飾更趨圖案化為特徵,釉上釉下彩已然融為一體,於淡雅中顯亮麗,於纖細中見挺雋。 鬥彩作為一種裝飾技巧,燒造難度大、成本高,其做法是在拉坯成形且幹透的素胎之上,於未經窯燒且透氣滲水的器表用釉下鈷藍勾繪出圖紋輪廓,再將器身掛施透明釉並進行窯燒。瓷胎出窯冷卻後,方於青花線內精心填施諸色釉上彩料,並以較低溫度二次燒成。每經回窯燒總有殘次之作,若要燒造出能符合御瓷嚴格要求的鬥彩琢器,成本定然不菲。

查閱世界公私收藏,傳世所見清乾隆玉堂春瓶多以青花纏枝蓮作為裝飾,然本器不同於常見之大運瓷器或傳辦瓷器,故可推斷為貢御之器,為取悅皇帝,竭盡巧思燒製而成。僅見 1994 年 5 月 1 日香港佳士得拍場上一例清乾隆鬥彩纏枝花鳳紋賞瓶,其造型、工藝、紋飾與器較為一致,可資參考。

Lot 932

清乾隆

青花折枝花果紋梅瓶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乾隆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

高:32.6 cm

RMB: 3,200,000-6,200,000

來源:

1940 年代西班牙駐上海外交官舊藏。

參閱:

1.《徐氏藝術館—陶瓷 IV·清代》,徐氏藝術館,1995 年,圖 71。

2.《宮廷珍藏—中國清代官窯瓷器》,南京博物院編著,徐湖平主編,上海文化出版社,2003 年,頁 215。

3.《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瓷器卷·清代》,呂章申主編,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 年,頁 121,圖 82

Lot 940

清乾隆

黃地洋彩穿花夔鳳紋吉慶升平雙耳瓶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乾隆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

高:37.8 cm

RMB: 2,300,000-4,300,000

來源:

1. D. A. Bailey 夫人舊藏,墨爾本。

2. 倫敦蘇富比,2005 年 7 月 13 日,Lot 268。(成交價:GBP 142,400)

3. 北京翰海,2007 年 6 月 25 日,Lot 2452。(成交價:RMB 2,800,000)

展覽:

1.【不獨帝宮藏】,上海中心大廈,2020 年。

2.【盛世禦窯—國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精品展】,南京城牆博物館,2023 年。

出版:

1.《不獨帝宮藏》,上海,2020 年,頁 82、83。

2.《盛世御窯—國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精品展》,江蘇鳳凰出版社,2024 年,頁 230。

參閱:

1. 中國嘉德,2019 年 6 月 2 日,Lot2723。(成交價:RMB 29,900,000)

2.《台北故宮 清康雍乾名瓷》國立故宮博物院,1986 年,編號 118。

Lot 948

清乾隆

松石綠地開光山水圖罐(蓋為後配)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乾隆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

高:19.8 cm

RMB: 2,100,000-4,200,000

參閱:

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·琺瑯彩粉彩》,上海科技技術出版社,1999 年,頁 131,Lot114。

Lot 952

清乾隆

胭脂紅地洋彩御題詩雙螭龍耳壁瓶一對

图片

款識:《乾隆年製》四字單行款篆書

高:20.4 cm

RMB: 2,100,000-4,200,000

來源:

1960-70 年代英國駐日本外交官購自日本,1970 年代後收藏於倫敦泰晤士河畔京斯頓皇家自治市宅邸。

展覽:

【弘曆的世界——乾隆御製詩文稿、蘭亭圖帖緙絲卷暨重要宮廷藝術特展】,保利藝術研究院、保利藝術博物館,北京,2021 年 4 月 23 日 - 5 月 10 日。

出版:

《弘曆的世界》,保利藝術研究院、保利藝術博物館編,上海書畫出版社,2021 年,編號 93。

大明國風──明代宮廷御用器物

Lot 977

明永樂

青花折枝瑞果雙蓮紋折沿大盤

图片

口徑:37.4 cm

估價待詢

來源:國營文物商店舊藏。

出版:《揚州古陶瓷》揚州文物商店,揚州博物館編,文物出版社 1996 年,圖 116。

參閱:

1.《龍泉集芳》,繭山龍泉堂,1976 年,頁 251,編號 759。

2. 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·青花釉裡紅(上冊)》,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、商務印書館(香港),2000 年,頁 61,圖 58。

3. 《大英博物館藏中國明代瓷器(上冊)》,霍吉淑著,故宮出版社,2014 年,頁 150,圖 3-33。

4.《世界陶瓷全集 14·明》,(日本)小學館,1976 年,頁 16,圖 9。

永樂朝瓷器集古今之菁華,融中外之風格,雋品迭出,尤為精絕,為有明一代官窯瓷器藝術之典範。其中青花一項,基本擺脫了早期洪武青花由元向明過渡時期的特點,形成了自身清新雋秀的風格,其色澤深翠,式樣精妙,備受後世推崇,謂之「發古未有之名品」、「其價幾與宋器埒矣」。

此件永樂御瓷青花大盤尺幅恢弘,侈口寬折沿、淺弧壁、下承圈足,胎體堅致細膩。通體罩施白釉,釉汁瑩潤肥腴,其上以青花描繪。口沿繪卷草紋一周,運筆流暢,外壁飾纏枝扁菊紋一周,內壁分繪枇杷、蟠桃、石榴、靈芝等八組折枝瑞果紋。盤心繪一枝同生的俯仰相對的兩朵蓮花,風姿綽約,蓮蓬初成,花香正濃,另有含苞待放者,伴以茨菇。此式「一枝二花」或「一枝二果」的主題紋飾在永樂御瓷盤碗的內心廣為應用,為永樂花果紋飾之典型時代特色,青花發色蒼妍,微有暈散,濃重處泛藍黑色,鐵銹斑色澤沉鬱,沁入胎骨。

Lot 978

明宣德

御制青花折枝瑞果紋骰子碗

图片

款識:《大明宣德年製》六字單行楷書款

口徑:29.7 cm

估價待詢

來源:

Richard Marchant 舊藏,1960 年代購於美國。

參閱:

1. 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·青花釉裡紅(上冊)》,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、商務印書館(香港),2000 年,頁 152,圖 144,清宮舊藏。

2. 臺北故宮藏宣德青花花果碗(文物編號:故瓷 015835)。

3.《玫茵堂中國陶瓷》,第四卷,康蕊君著,1994-2010 年,編號 1655。

4.《世界陶瓷全集 14·明》,(日本)小學館,1976 年,頁 35,圖 25。

5.《天民樓藏瓷》,香港藝術館,1987 年,圖版 25。

6. 北京保利,2014 年 6 月 5 日,Lot 8007。(成交價:RMB 12,650,000) 

7. 北京保利,2015 年 6 月 7 日,Lot 8135。(成交價:RMB 16,675,000) 

8. 香港蘇富比,2019 年 4 月 3 日,Lot 0005。(成交價:HKD 14,575,000)

明宣宗朱瞻基為史上寥寥可數擅長文藝和獻身於仁政的儒家君主,執政十年,「吏稱其職,政得其平,綱紀修明,倉庾充羨,閭閻樂業。歲不能災。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,民氣漸舒,蒸然有治平之象矣」,史稱「仁宣之治」。每於萬機之暇,宣宗皇帝寄情於各式文玩,以致彼時雕漆、范金、織繡、製墨、埏埴等諸類宮廷工藝品成就斐然,皆稱後世同類之典範。

本品為宣窯青花御瓷之典,選料、製樣、畫器、題款無一不精,為宣德一朝新出樣式,造型敦實端莊,胎體厚重堅致,為宣德碗類最奇特者,其外壁裝飾構圖常見於纏枝四季花卉、歲寒三友圖、纏枝蓮花、纏枝靈芝、雙龍趕珠、纏枝牡丹、纏枝蓮托八寶等紋樣,存世數量罕少,約在三十件之內,散見於世界各大收藏機構。唯本品之繪瑞果者,於眾紋飾中較為罕有。此器形僅於永樂宣德年間短暫燒製,如許多其它明初器形一樣,並未有於明清複燒,更顯其珍。

Lot 979

明成化

青花庭院嬰戲圖碗

图片

口徑:21.4 cm

估價待詢

來源:

1. 美國總統赫伯特·胡佛 (1874-1964) 舊藏。

2. 艾倫·胡佛(赫伯特·胡佛之子,1907-1993)伉儷舊藏。

3. Ralph M.Chait 藝廊舊藏,紐約。

4. 瑞士玫茵堂收藏。

5. 香港蘇富比,2012 年 10 月 9 日,Lot 46。

6. 保利香港,2019 年 10 月 7 日,Lot 3406。(成交價:HKD 15,340,000)。

出版: 

1.《玫茵堂中國陶瓷》,康蕊君,倫敦,1994-2010 年,卷 4,編號 1671。

2. 《保利拍賣十五周年精品集·古董珍玩卷(上)》,保利藝術研究院編,文物出版社,2020 年, 編號 110。 

拍品弧壁深腹,敞口,矮圈足。盌內素白,外壁繪嬰戲十六子,成群結隊,玩耍於庭院間,有驕木馬的、擘荷葉的、浴佛的、缸中撈魚的。院內有秀石花木,遠眺重山。足外環飾回紋一周。此構圖源自永樂朝,類似作例可見於展覽圖錄《天民樓藏瓷》,香港藝術館,香港,1987 年,編號 15。上海博物館藏兩件相似瓷盌,亦無年款。

Lot 975

明永樂

青花纏枝四季花卉葡萄海浪紋折沿大盤

图片

口徑 37.5 cm

RMB: 2,600,000-5,200,000

來源:南京文物公司舊藏。

展覽:

1.【不獨帝宮藏】,上海中心大廈,2020 年。

2.【盛世御窯—國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精品展】,南京城牆博物館,2023 年。

出版:

1.《不獨帝宮藏》,上海,2020 年,頁 12。

2.《盛世御窯—國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精品展》,江蘇鳳凰出版社,2024 年,頁 104。

胤禛十二美──雍正的審美世界

Lot 893

清雍正

御製珊瑚紅地洋彩牡丹紋碗一對

图片

款識:《雍正御製》四字雙行楷書款

口徑:12 cm

RMB: 3,600,000-7,200,000

來源:

1. Barry Dinan 舊藏。 

2. 倫敦佳士得,1974 年 11 月 26 日,Lot196。 

3. 香港蘇富比,1979 年 5 月 22 日,Lot237。 

4. 香港蘇富比,1993 年 10 月 26 日,Lot144。 

5. 劉鑾雄珍藏。

參閱:

1.《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》卷四,1931 年,圖 615。

2.《金成旭映:清雍正琺瑯彩瓷》,臺北故宮博物院,2013 年,頁 51,編號 017。

壺口似僧帽形,尖流,曲鑒,把兩端刻如意形飾,一端貼於腹間,一端貼於帽沿並有突棱豎起與口沿平立。長頸,圓碩腹,圈足。器外及器口內施紅釉,釉色鮮紅如寶石,口、足、帽沿邊等出筋處,呈現白邊。圈足露胎,細膩潔白,器底書青花「大清乾隆年製」篆書款。 僧帽壺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,為藏族佛教用器,多由金屬製作。瓷僧帽壺始燒於元代。明永樂、宣德年間因漢、藏文化交流頻密,景德鑽御器廠曾燒製大量僧帽壺,但以甜白釉為主,寶石紅釉者極少見。現存兩件明初寶石紅釉僧帽壺皆為清宮舊藏。乾隆款寶石紅釉僧帽壺於器形上與明初原型較為接近。

Lot 895

清雍正

粉青釉瓜棱小葫蘆瓶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雍正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

高:16.3 cm

RMB: 2,200,000-4,200,000

來源:

1. Paul Freeman,倫敦,得自於 1980 年代晚期。

2. 香港佳士得,2016 年 6 月 1 日,Lot3203。

大道至簡──宮廷單色釉器物集珍

Lot 903

清乾隆

仿宣窯寶石紅釉僧帽壺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乾隆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

高:19.5 cm

RMB: 2,600,000-5,200,000

來源:

1. 香港佳士得,1990 年 3 月 20 日,Lot 619。

2. 徐氏藝術館,香港。

3. 香港佳士得,2002 年 4 月 29 日,Lot 538。

4. 亞洲重要私人珍藏。 

5. 香港佳士得,2020 年 7 月 9 日,Lot 2705。

出版:

1. 《徐氏藝術館》,香港,1991 年,圖版 128。

2. 《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顧 1986-2006: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精選》,香港,2006 年,頁 155。

壺口似僧帽形,尖流,曲鑒,把兩端刻如意形飾,一端貼於腹間,一端貼於帽沿並有突棱豎起與口沿平立。長頸,圓碩腹,圈足。器外及器口內施紅釉,釉色鮮紅如寶石,口、足、帽沿邊等出筋處,呈現白邊。圈足露胎,細膩潔白,器底書青花「大清乾隆年製」篆書款。 僧帽壺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,為藏族佛教用器,多由金屬製作。瓷僧帽壺始燒於元代。明永樂、宣德年間因漢、藏文化交流頻密,景德鑽御器廠曾燒製大量僧帽壺,但以甜白釉為主,寶石紅釉者極少見。現存兩件明初寶石紅釉僧帽壺皆為清宮舊藏。乾隆款寶石紅釉僧帽壺於器形上與明初原型較為接近。

Lot 910

清乾隆

御製粉青釉浮雕龍鳳呈祥紋八方瓶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乾隆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

高:33 cm

RMB: 3,500,000-7,000,000 

來源:

1. 望星樓舊藏。

2. 香港蘇富比,1994 年 11 月 1-2 日,Lot 114。

展覽: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,2003-2020 年(借展)。

出版:《清代康雍乾宮窯瓷器:望星樓藏瓷》,葉佩蘭及朱湯生,香港,2004 年,頁 188-189,編號 70。

參閱:

1.《日本古陶瓷支那古美術展覽會》,山中商會,昭和九年(1934 年),大阪美術俱樂部,圖版 774。

2. 北京保利,2014 年 12 月 3 日,Lot 5622。(成交價:RMB 13,225,000)

慎德明道──道光御窯集粹

Lot 399

清道光

粉彩杏林春燕圖玉堂春瓶

图片

款識:《慎德堂製》四字雙行楷書款

高:30.3 cm

RMB: 2,600,000-5,200,000

來源:

1. 英國德文郡私人收藏,購藏於 1948 年前後。

2. 香港佳士得,2012 年 11 月 28 日,Lot 2371。

展覽:【慎修思永—清代道光御窯瓷器展】,北京,2023 年,頁 199,編號 63。

出版: 《慎修思永—清代道光御窯瓷器展》,奚文駿主編,2023 年,頁 198、199,圖 63。 

參閱:《機暇清賞—懷海堂藏清代禦窯瓷器》頁 390-391,圖 141。

小有文章──宮廷御用文房雅玩專場

Lot 468

清康熙

釉裡紅花卉紋蘋果尊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康熙年製》六字三行楷書款

腹徑:9.8 cm,高:7.3 cm

RMB: 2,200,000-4,200,000

來源:

1. 歐洲私人收藏。

2. 上海明軒,2021 年 12 月 30 日,Lot 0101。(成交價:RMB 6,785,000) 

參閱:

1.《玫茵堂中國陶瓷》,康蕊君,倫敦,1994 年,卷二,編號 733

2.《上海博物館藏康熙瓷圖錄》,上海博物館,1998,頁 109,圖 72。

3.《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- 青花釉裡紅(下)》,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,1999 年,編號 168。

4. 北京保利,2011 年 6 月 5 日,Lot 7246。(蘋果尊一對,成交價:RMB 20,700,000)

Lot 475

清康熙

青花釉裡紅聖主得賢臣頌詩文筆筒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康熙年製》六字三行楷書款

鈐印:《熙朝傳古》

口徑:19.3 cm,高:16.3 cm

RMB: 2,300,000-4,600,000

來源:

中國嘉德,1997 年 4 月 18 日,Lot326。

參閱:

1.《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瓷器精粹 瓷器卷 上》萬卷出版社,2008 年,頁 90-91,圖 9。

2. 香港蘇富比,2018 年 10 月 3 日,Lot 141。(成交價:HKD 6,720,000)

懷瑾──私家藏瓷

Lot 432

清雍正

仿宣窯青花纏枝四季花卉紋雙耳大抱月瓶

图片

款識:《大清雍正年製》六字三行篆書款

高:41.8 cm

RMB: 2,200,000-4,200,000 

來源:

重要私人收藏,得於 1960-1980 年代。

參閱:

1.《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青花瓷器》,故宮出版社,2017 年,頁 201,圖 119。

2.《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青花瓷器》,故宮出版社,2017 年,頁 208,圖 125。(本件拍品形制、紋飾與清宮舊藏同例)

3. 香港蘇富比,2013 年 10 月 8 日,Lot 3022。(成交價:HKD 11,440,000)

4. 香港天民樓,後售於香港佳士得 2023 年 11 月 30 日,Lot 2711。(成交價:HKD 32,440,000)

5. 上海仲軒,2025 年 1 月 12 日(封面),Lot 517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Powered by 电子PG游戏黄金摇钱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